2022年4月,习近平在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中指出:“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
今年以来,仪征市总工会大力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赋能成长行动”,聚焦产业工人建功立业、素质提升、队伍壮大等重点改革任务,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全力培养一支“懂技术、会创新”的产业工人队伍,为推动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培训“O2O”为职工“充电”
为全面落实《“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市产改办深入企调研业人才需求,会同人社、教育、财政等部门和职业院校,融合线上线下渠道持续开展职业技能岗位提升培训,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培训的投入和补贴力度,为产业工人“赋能”。
将职工复工前的待岗期作为职工培训的“窗口期”,组织上汽大众仪征分公司、仪化设备、奥克化学、国信热电等20多家产改试点企业职工开展汽车维修工、数控、工业废水处理工、电工、涂装工等工种线上培训13场次。实施“全员免费+重点补贴”培训支持政策,对参加线上培训并取得相应课程培训合格证明的学员,按照规定给予给予1000元以上的培训补贴;同时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和低保家庭学员,在培训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
围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劳动关系协调员、电气设备安装工、砌筑工、焊工、养老护理员、餐厅服务员、育婴员等紧缺工种,开展线下培训16个班次,目前在训500余人。上半年,已累计开展创业就业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城乡劳动者就业等各类培训2031人,经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2000人晋升了职业资格等级,其中技师87人、高级技师49人。
此外,为促进城镇失业职工、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增收,在各镇开展汽车维修、小微创业、种植养殖等项目培训,引导他们在基本产业和传统产业就近就地就业,进一步扩大产业工人队伍。
车间搭“擂台”为工匠“打Call”
6月24日,在上汽大众仪征工厂总装车间,“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上汽大众仪征分公司技改项目劳动竞赛按下启动键,该项目是全市重大项目,投资达23亿元,此次劳动竞赛按照技改项目的不同参与方组成4个竞赛组,设置了80多个竞赛子项,参赛选手达3100余人。当日,仪征市第二届产业工人技能擂台赛同时开幕,第一场钳工竞赛火热开赛,来全市15家单位的40多名产业工人同台竞技。
“真没想到在自己的车间门口就能参赛,还获得了第一名,这对我来说很有意义。”6月26日,扬州市叉车工职业技能竞赛在江苏超达物流公司8号仓库举办,该公司职工江秀是一名从业八年的女司机,凭着精准高超的技艺,在来自扬州各县(市)、区的52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
7至10月份,仪征市总工会还将陆续开展全市层面的架子工、叉车工、维修电工、养老护理员、焊工等7场的技能竞赛,比赛擂台全部设置在企业车间,进一步拉近职工与赛场的距离,降低参赛的门槛。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层层选拔,已经有400多名选手进入各项目决赛。今年的擂台赛相比去年项目更多、涉及面更广,预计将带动练兵比武职工超1.5万人。”
在技能擂台赛的带动下,各镇、园区开展了数控车工、检修工、铸造工、打包工、驾驶员、安装工等13个场次技能竞赛,市农业农村局、文体旅局、卫健委、公安局、应急管理局等产改责任单位陆续开展了机械制茶、执法能效、快递投递、职业健康、消防安全等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截至7月份,通过练兵比武和技能竞赛活动,有4600余名职工提升了技术等级。
“定制”技能人才为产业“蓄能”
“我学的数控专业,去年实习在这里,上手很快,现在已经是正式员工,每天跟着师傅学到了更多新的东西。”王聪是仪征技师学院与西门子电机公司定向委培的学生,凭着好学钻研的精神,不仅毕业后顺利入职就业,还被仪征市总工会推荐参加扬州市数控车工大赛,荣获得一等奖,并被授予扬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这是产教融合成果的一个缩影,产改实施以来,“校会企”合作机制正发挥出新的蓬勃生机。
为筑牢产业发展的人才基础,市产改办积极推动地方职业院校与上汽大众仪征分公司、奥克化学、招商局金陵船舶、亚新科双环活塞环、依利安达电子等20多家本地重点企业开展“一班一企”新型学徒制培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就汽车产业而言,仪征技师学院与上汽大众仪征分公司、德国职业教育院校共同开展“上汽大众”冠名班、新能源汽车“3+1+2”项目,实行院校、企业、德方三方合作并制定教育教学实施方案,开设了汽车检测、汽车营销、模具制造、自动化等专业,已先后为我市汽车产业培养了3900名高技能人才。机电、汽车、电气、电子、现代服务等相关专业与优质企业进行合作签约,打造“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畅通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授课的双向通道,将工学交替、跟班学徒融入教学过程。今年上半年,共培养订单式技能人才690余人、新型学徒制413人。
为充分激发高技能人才创新潜能,合力推动产业工人赋能工程,市总工会、汽车工业园、市科技局、仪征技师学院等部门联合西门子、泽景电子、安莱德、汇众底盘等多家仪征优质智能制造企业共同成立仪征市智能制造产教联盟,进一步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的相互衔接,拓宽产业工人发展渠道,这也标志着我市智能制造企业与职业院校在合作办学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现场参加成立大会的扬州市劳动模范、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江苏泽景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工艺质量部经理尹福伟表示:“智能制造产教联盟能够发挥资源聚合优势,让企业和学校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在课程设置、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创新创业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为产业工人提升技能素质和创新能力搭建了新的平台。”